韩秉炀: 宁死不屈,始终保守党的机密


韩秉炀

韩秉炀(1921—1949),四川省威远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敌后工作。1949年1月,在同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接头时不幸被跟踪而来的特务逮捕,囚于重庆渣滓洞监狱,遭到严刑拷打。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11·27”大屠杀时英勇就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韩秉炀同中国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样,自觉投入到抗日斗争之中。1939年春,韩秉炀考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不久即被吸纳入党。

1944年夏,当日寇前锋侵占了贵州独山的消息传来,韩秉炀悲愤交加,流露出了他一心想去解放区的强烈愿望。

1944年秋,中共南方局号召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到解放区去,到农村去。1945年夏,韩秉炀找到原武大马克思主义小组负责人马建武同志,请求介绍他到中原解放区去。后因道路不通,转到宜宾建国小学。这年冬,韩秉炀经钱寿昌考察,恢复了组织关系。

韩秉炀除教学外,还接受地下党的安排,同宋西林一道在明德中学任教,搞好相邻学校的关系。他以在宜宾城区的和昌面粉厂兼任工务主任为掩护,在青年店员、学生中开展活动,将所得收入支援建小。

1946年春,韩秉炀接受党组织指示,转移到离县城百多华里、条件艰苦的宜宾观音场宜北中学,遵照党的“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方针,与粟膺一起,继续做好团结、教育群众工作。

1947年2月,形势突变,国民党查封了《新华日报》报馆。3月,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特务同时将建小和和昌面粉厂查封,逮捕了粟膺等人。党组织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让韩秉炀在未婚妻粟观容的掩护下回内江粟家。

1948年4月,钱寿昌从成都带回川康特委停止武装暴动的命令。5月,韩秉炀、宋西林随钱寿昌到成都向川康特委汇报工作。6月,川康特委派韩秉炀、韩子重、张学云等党员到罗广文部队做军运工作,秘密做军事策反工作。1948年11月中旬他离队赴乐山治病。

1948年12月,韩秉炀离开乐山赶回成都。不料,党组织转移,他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49年1月上旬一天,他在街上突遇老战友宋西林,急切请求帮助设法接上组织关系。不几天,宋西林通知韩秉炀于1月13日下午4点在成都下草市街92号瑞立木器厂接头。

按约定的时间,韩秉炀来到木器厂,正当他同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接头时,不幸被跟踪而来的特务逮捕。由于叛徒出卖,与韩秉炀一起搞军运的韩子重、张学云也相继被捕,一同被关押到重庆渣滓洞监狱。

韩秉炀入狱后,把生死置之度外,尽管受尽各种酷刑,但他意志坚定,宁死不屈,始终保守党的机密。

1949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渣滓洞内,韩秉炀同狱中难友激动得热泪盈眶。11月27日,反动派对渣滓洞300多名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韩秉炀和许多经过漫漫长夜的难友,在密集的枪声中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殷红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

(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供稿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佩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