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台”上的丰碑——走进银山烈士陵园

银山镇党员干部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银山烈士陵园

银山烈士陵园,原名“雅歌台烈士陵园”,位于资中县银山镇古井村7组,占地0.8亩,建筑面积530平方米。陵园建在一座当地人称“雅歌台”的小山上,山背后,便是成渝铁路和涛涛沱江水。

3月23日,记者沿着当地政府修建的便民小路,来到银山烈士陵园。

从一扇圆形拱门进入烈士陵园,红色的墙面已经有些褪色,但陵园内的烈士纪念碑屹然挺立。纪念碑高12米,四面分别书写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烈士浩气长存,革命烈士光照春秋,革命烈士千秋典范。”陵园里的榕树奋力生长着,庇护着长眠于此的英烈。

在银山烈士陵园,静静躺着21名烈士。其中,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17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有2名,修筑成渝铁路牺牲的有1名,修筑军事防御工事牺牲的有1名。21名烈士中,有名的烈士有7名,无名烈士14名。

英雄们长眠于此,历史不该被忘记。烈士们的牺牲,留下一段段悲壮动人的英雄故事。

1949年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军三十师八十八团三营两个连的战士,在资中县银山镇的金紫山,与国民党胡宗南集团27军31师警戒部队两个营的溃军打了一场遭遇战。

解放军先遣部队分乘三辆汽车,乘胜追击国民党匪军。汽车行至金紫山200米处,被国民党的哨兵发现,解放军遭到敌军猛烈的火力袭击,轻、重机枪和大炮一齐开火。由于公路两旁都是又高又密的甘蔗林,解放军视线受阻,敌人居高临下,当时伤亡数人,连长不幸负伤。经短暂的战地观察分析,身经百战的营长迅速确定作战方案:由指导员带领二、三排担任下面主攻,以甘蔗林作掩护攻向山头;一排长带领全排从左面攻向山头;营长指挥机枪连担任掩护。一声令下,战士们如出山虎,似离弦之箭,勇猛地冲向山头。国民党军队感到解放军攻击很猛烈,又不知后面到底还有多少人,加之国民党大势已去,因而似一盘散沙丧失了战斗力。在解放军战士的凌厉攻势下,敌阵很快土崩瓦解,战斗从开战到结束经历了两个多小时,解放军彻底歼灭了敌人,迅速攻占金紫山,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金紫山战斗中,包括解放军三十师八十八团连长张学华、副排长李治民,以及班干、战士等在内,共20人伤亡,牺牲的17名人民解放军战士被安葬在银山烈士陵园内。

当时,由于处于解放战争末期,银山还未成立政权组织,17名烈士的遗体是被当地民众送到东狱庙入殓、办理追悼等事宜,并立碑安葬于雅歌台。直到1966年,才由地方政府组织进行第二次立碑。1990年4月,县、区、乡各级组织筹集14000元资金进行第三次立碑、修复,使烈士墓地焕然一新。1990年5月,银山烈士陵园被资中县人民政府批准为“资中县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并立碑公布。2011年,银山烈士陵园被内江市人民政府列入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录。

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如今,烈士陵园外是沃土农田,旁边的酒厂也变成了铸铁厂,机器轰鸣声中,陵园愈显静谧。

每年,当地政府都会把到烈士陵园祭祀扫墓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些本地学校、企业、单位也先后来到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优良传统,弘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汲取信仰力量,继续砥砺前行,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而奋斗。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梁平 资中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王化勇 供稿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晓凤 实习生 姜津 贺晨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