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林:笔墨作刀枪 青春谱绝唱

沈文林(1918—1942),四川省威远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战地记者团第四组党小组长。1942年,随同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在平绥铁路以北进行实地采访时,遭遇日军伏击,突围时因寡不敌众,被刺身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追认沈文林为革命烈士。



沈文林


1918年8月20日,沈文林出生于威远县城北门外的县立第四初级小学(清代文林书院内),因为母亲希望他今后聪明好学,便用出生地名给儿子取名文林。


1930年,沈文林举家迁至南京。沈文林小学毕业后,沈文林考入南京钟南中学。他除了专心课堂学习外,还积极投身于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学生运动。一次,他对母亲说:“娘,如果我一天两天不回家,你就不用找我了。”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经常有青年学生失踪,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杀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不久,沈文林随父母返回四川。国难当头,沈文林不愿意成天呆在家里。这年冬天,沈文林从成都出发,穿过重重关卡,终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4月,沈文林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


沈文林进入抗大后,经过党的教育,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笔记中写道:“要求自己要有布尔什维克的谦逊的态度——朱总司令可说是模范”“要有英雄的气概,科学的头脑,有政治家的风度,远大的眼光。”在抗大这所革命熔炉里,他同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一样,被锻炼成为英勇奋斗的抗日干部。


1938年11月底,沈文林被挑选到八路军总政战地通讯记者团任战地记者。听到这一消息,沈文林高兴极了。他在日记中要求自己要“记述许多英勇的可歌可泣的史实、一切战斗经验、政治工作经验、群众情绪、敌人的残暴行为,扩大国际国内宣传的影响。”


12月1日,沈文林同抗大同学袁维丹、孙暂生、杨超伦、杨秀照及鲁艺学员叶立平等六人到总政报到,宣传部田野同志十分热情:“欢迎你们到记者团来,这次记者团分四个小组,你们六人编为第四组,组长由袁维丹同志担任,党小组长由沈文林同志担任,这次采访的主要范围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那里有贺龙任师长的120师。”一听说到贺龙部队,沈文林急切地问:“什么时候出发?”田野笑道:“小鬼,不会留你们多久的,两天内就出发。”随后,亲自给每个人发了“八路”符号,戴在左肩上。沈文林戴上后爽朗地笑了,激动地说:“从今天起,我们都是八路军了,我要无愧于作一个八路军战士。”


第三天,沈文林一行六人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延安起身,踏上去前线的征途。他们经延川、绥德、佳县,行军16天到达离敌人仅180多里地的山西岚县境内。到了岚县,才得知贺龙已率主力向冀中进发,并派李井泉在绥远省创立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于是他们采访了留守岚县的120师政委关向应同志和358旅旅长张宗逊同志。这一采访场面,正好被总政电影团的袁牧之、吴印咸同志摄成电影(后来送到苏联洗印时不慎失火烧毁)。


1939年4月,日本侵略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沈文林参加了120师留守部队714团、独立一团、二团的反扫荡。他采访于边山、文水、西社等县,后又带病两下平川去敌占区了解情况。在我军敌后工作团滞留期间,帮助部队抓教育工作,办战报,写宣传品,勤奋写作,用“戈里”笔名在延安陕、甘、宁机关报《新中华报》,晋西北党委的《晋西日报》上连续发稿,报道八路军在敌后的战绩。沈文林在给组织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只有多接近群众,才能收到更好的材料,不但要访问,而且要亲自参加战斗……”这正是他在新闻工作上的经验总结。


1939年5月,沈文林所在记者小组开始分散活动,他同孙暂生主动报名去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其余同志分赴冀中、雁北一带。8月,沈文林随军向敌后挺进,饮马长城,转战阴山,一面作战,一面采访,工作十分出色,多次受到上级好评。


1942年,中日战争正处在紧张状态,为配合希特勒在西欧的作战计划,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三个师团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全面大扫荡”(即“五一”大扫荡),遭到我根据地军民的奋起抵抗。沈文林为了更好地收集前线战斗的第一手材料,随同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在平绥铁路以北进行实地采访。一天下午,这支骑兵部队在内蒙(当时的绥远省)绥中县境内突遭日军包围,沈文林他们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沈文林,这位年仅24岁的新闻战士,以他的行动实现了“无愧于作一个八路军战士”的生前夙愿。


沈文林殉国的噩耗传到记者团,战友们都无限悲痛,为他写下了“青山埋忠骨,浩气凛千秋”的挽联,还在《晋西日报》发表悼念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追认沈文林为革命烈士,绥中县人民政府在沈文林牺牲的地方为他修建了烈士墓,悼念这位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抗日战士。